扫描手机二维码

欢迎您的访问
您是第 位访客

开通时间:..

最后更新时间:..

  • 孙保华 ( 教授 )

    的个人主页 http://shi.buaa.edu.cn/sunbaohua/zh_CN/index.htm

  •   教授   博士生导师   硕士生导师
  • 主要任职: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副理事长,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、ILIMA实验组理事会理事
最新进展 当前位置: 中文主页 >> 最新进展
63Ni的天体衰变速率及其对慢中子俘获过程的影响
点击次数:

近日,北航物理学院核物理实验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、安徽大学和日本大学合作在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》期刊在线发表了题目为“Stellar β−-decay Rate of 63Ni and Its Impact on the s-process Nucleosynthesis in Massive Stars”的论文。王昕旭为第一作者,孙保华教授和梶野敏贵教授为通讯作者。论文链接(https://iopscience.iop.org/article/10.3847/1538-4357/adc1be)。

比铁重的元素在人体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例如CuZn等微量元素是维持代谢、免疫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。对于这些比铁重的元素,大约有一半是在渐近巨星支星(AGB星)和大质量恒星中通过慢中子俘获过程(s-process)产生,另一半则由超新星等爆发性天体环境中的快中子俘获过程(r-process)产生。在模拟这些元素合成的网络计算中,不稳定核的β衰变速率是重要核物理输入量。

在高温高密的天体环境中,如s-process(典型温度约几亿开尔文),原子核可能处在低能激发态,且基态和低能激发态可达到玻尔兹曼热平衡。因此,天体环境中原子核激发态的β衰变需要考虑进到总的衰变中,导致衰变速率与在实验室中的衰变速率不同。这种衰变速率被称为天体衰变速率。

本工作研究了s-process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点核63Ni的天体衰变速率,及其对发生在大质量恒星中s-process的影响。分支点核是指该核的β衰变与中子俘获速率相近。因为缺少激发态衰变速率的实验值,本研究借助壳模型的方法计算了不同相互作用参数下63Ni两个低能激发态的β衰变速率,并且考虑了高电离态原子带来的束缚态β衰变(bound-state β decay)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在s-process中,相比于基态的衰变速率,63Ni的衰变速率可以增大2~3个数量级。不同的相互作用参数可以给大质量恒星中s-processZn元素产额带来约10%的不确定度。团队后续将开展实验研究,测量63Ni两个低能激发态的β衰变速率,进而理解宇宙中Ni-Cu-Zn质量区的元素起源。



版权所有 2014-2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 京ICP备05004617-3  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 邮编:100191  电话:82317114